Wednesday, September 25, 2013

翠婷《楞严新粹》第6章 耳根圆通与参禅法门_心得报告


在重新消化這一章的內容時,腦袋有卡住的感覺。

根據果煜法師所言:以[剝捨]的方式,而進入默照禪。如起任何妄念,就立刻將之截斷去除。必將一切境相趕盡殺絕,直到趕無可再趕,剝無可再剝;則自然能現起真如心之妙用。

那其實是否可不必深入地去觀照自己內心深處或問題(煩惱)本身的根源(因)?

仔細一想,確實韓國禪的教法也只是提到:不知的心,如實返照,和正確的操作。教法直接俐落。思維升起時,只要切斷思維,只是去做。如是而已。

省查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,很多時候不是100%的just do it,在做的過程當中,往往還是有很多的妄念想法參雜其中,故無法真正體驗內外合一。內外合一的時候,也是能所雙泯了,對麼?

好吧,既然自己的妄念何其多,就用[剝捨]法吧~

咦,寫到這裡,突然想通這個[剝捨]法,其實也是我們常說的”cut off thinkings” 啊!哈哈哈哈。。。

Ok, JUST DO IT~~!!


[记得要有正确操作才是最终目标。]

翠婷《楞严新粹》第5章 二十五圆通_心得报告


境不轉,心轉"。這句話,常聽多了。

但在這一章,文中提到:其實[不轉],就是轉已。頃刻間,又有不一樣的感覺了。


是啊,其實只要對外境的一切,清清楚楚了了分明,回到如實返照的功夫上,那心是如如不動。心之所以要轉境,那是因為心已起了分別計較能所對待了。

那要如何使心常常處於[不動]呢?

突然想起之前在行者培訓營的一個小小的領悟:只要能夠如實坦然地接受每一個發生(果),而這個發生不限於一件事情/事件而已;反之是時時刻刻,只要六根接觸六尘,所產生的六識,那統統其實都已是一個果(發生)的顯現。只要能夠接受,那一切都不是問題,更不會被境所賺了。換言之,也是時時刻刻just reflect


當然在學習韓國禪的過程中,知道只是停留在just reflect還是不夠的,one more step is necessary .就如果煜法師所言的:乃轉[著相]而[見性]。那該當如何轉著相而見性呢?經文是提到25種方法。但,總覺得cut off thinking回到don’t know mindjust do it等等的方法與自己比較相應。


所以,還是only go straight, don’t know


[25种方法是别相。总相是回到Don’t Know Mind。众生根契不同,因此须要不同法门。]

Tuesday, September 24, 2013

美秋《楞严新粹》第7章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_心得报告


戒,与法、与解脱相应。身见、我慢、我执、著相等等都是要放下的,透过守戒慢慢的放下。

戒律,是在保护我们免于三恶道,更咳积极向上向善,降服我慢、放下身见。。 

果煜法师在文中提到很多观点,戒、吃素、广结善缘、不受后有;因为要广结善缘就不能不受后有,说选择权在我们,要不受后有或广结善缘?结善缘还是要的,只是不要执着于结善缘吧,呵呵。。


果煜法师在总结部分提到《楞严经》,在理上讲得非常崇高,且在事的修为中订得非常严谨。这严谨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,不刻薄对人,还是要珍惜人缘的福,要圆融。我们是何其荣幸,有一班法侣一起学习,互相鼓励增上,好好珍惜,就是去做。Try and try and try.. just do it!!

感恩!


Clear mind, moment to moment just reflect. Just do it! J

 

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,广修供养,通过媒介放下分别执著,而达到平等心。

翠婷 《楞严新粹》第7章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_心得报告


在讀著這一章的時候,腦裡想起了六祖壇經的一句話: “ 心平何勞持戒,行直何用修禪?” 已明心見性的人,當然是無功用行了。

然而對還未見性的人而言,則須從種種的修行法門下手。理論上,果煜法師都闡明清楚了。接下來,就是信解行證的部分。 

只要按照佛所教導的修學方式去努力,我也能夠證得真理。以具足這樣的信心後,才能從信發願,而去依止諸善知識而多聞薰習思維義理。"

如一個人在修行後,有了某些體證,故必對自己佛法更具信心。於是從此信心,就更能勇猛精進,以去深入經藏,因此能解得更高的佛理;在行持上就能更安穩更落實,於是能證得更高的境界。故,信解行證就像螺旋狀一般,不段地越爬越高,而無終止。" 

這也讓我想起了禪宗有提到:大信心大憤心大疑情為禪修的基本條件。

捫心自問,我對自己佛法有多大的信心?是完全100%相信麼?偶爾是,偶爾又好像不是,尤其是checking mind升起的時候。

不過,感恩的是,在學習韓國禪的薰習之下,不論遇到甚麼,只要正念升起,就會提醒自己回到just do it的當下。做,就是了。還沒到,就不斷的嘗試嘗試再嘗試。。。


just do it 同时也是欢喜再做下一次,行者培训营和韩国禅法是一不是二。

宝宝《楞严新粹》第7章 三无漏学与四清净明诲_心得报告


以下的摘录可以理清知见,要证得开悟解脱就得靠实修的努力。不然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。近来的状况没有很强烈的想要或不要达成开悟。要和不要是一种对立,也是一种执着。急着要开悟也没用因为开悟不是你想要就可得的。 看会来,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不是这样吗? 很多事情不是你想要就可成事的。我们因为颠倒所以执着执取。回到当下做自己该做的事。结果就回归自然吧!心放开了,日子也会好过些!J


三无漏学:


毗奈耶即(律)的修学次第记载如下:-

1.     摄心为戒:把心从贪嗔痴中,收摄回来;心即不再贪嗔痴。

2.     因戒生定:即粗重的贪嗔痴熄灭了,心就更能安平;在安平的基础中更以修定,定则易於成就。

3.     因定发慧:心即安定不动,故消极的能不被过去的妄识、业习所牵连,而积极地乃更方便去修观、参禅,故能见性发慧也。
 

楞严经的修学次第记载如:-

1.     信:相信世间有真理

2.     解:信诸佛如来,已经证得此真理

3.     行:要按照佛所教导的修学方式去努力修行自己也能证的真理。

4.     证:自己也能证的真理


四清净明诲 (戒律中的四条重戒)

1.     不淫

2.     不杀 (在家戒,不偷为首戒)

3.     不偷

4.     不妄语


菩萨道与解脱道 (非一非異)


菩萨:觉悟众生。未觉悟者,求觉悟;或已觉悟者,更帮助其他众生得觉悟。真觉悟者,即能由见性出离;而趋向解脱。


解脱者:必透过觉悟的过程趋向解脱。


放下对立,安于当下的生活,少了一些执著,日子就好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