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y 7, 2013

薇丽《楞严新粹》第3章 真心与妄识PG77-112_心得报告


这一章上半部剖析从中观与楞严经以性相来辨别真心与妄识、真心为何、妄识为何及心在何处。

见性而不著相为真心。
心随着相而分别取舍,即为妄识。
以性不离相,而相不离性故,即“真心不离妄识,也妄识不离真心。”

学习认识及辨别性与相是从六祖坛经开始。一直以来所认知的“性”是佛性或空性。这次看到更深入的是性可以分成法性与心性。法性指的是真空,是指无情的空性;而心性是因能了别故,能起妙有。在菩萨道的修行,必须觉悟真空与妙有。法性与心性又存在着微妙的关系,因心性能了别,故能透过相中见法性;而又因看见法性,才能够昭见心性的存在。性与相是一体的,我们可以辨别认知,却无法绝对区隔。真心与妄识也是如此,而关键点只是在于“见性、不见性”与“著相、不著相”。

佛陀问阿难,心在何处?读完七番破处后,果煜法师写道:有处皆相也,云何为真心?我当下问自己,心在哪里?脑海出现海云继梦在解心里的一句话:生命总体的存在。真心,不是实在可用手触摸、可用眼睛看见、用耳朵听见的东西。真心,不在任何一个地方。它,只是一个存在。真的很美!我想,如果没有海云继梦的解心让我学习感受生命本质的存在,也没有六祖坛经性相的辨别认知为基础,今天就不能理解果煜法师的这番话。正知建立起来,接着就是正见的部分了。体验!


无论用任何语言来表达真心都是不够,直接证入才是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